
期刊简介
本刊前身《生理科学》”于1981年创刊,1984年为国内统一刊物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90年正式改名为“基础医学与临床”,为我国仅有的几份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杂志之一,由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刊物自2005年起改为月刊。每期设专题综述(约请有关专家撰写本专题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并紧密结合临床)或医学论坛、学术论文及短文、最新技术与方法等栏目。另新设栏目有:协和CPC、协和内科大查房、临床园地、医学教育、短篇综述、新闻点击、科普沙龙。现为北京市优秀期刊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评职称的论文发表在国际普刊有用吗?
时间:2023-09-08 09:33:44
首先我们说结论:发国际普刊没有什么用处,最好是不要发表。
如果评审单位要求只说省级以上,那么国际普刊是不认可的。因为按照正常理解,“省级以上”可能会只认可CN国内期刊的意味,如果规定里没有明确规定说可以认可国际普刊的话,那就别发。
如果你现在发这个是为了毕业保研结项等关键用途,文件规定不明确的话,就别发,因为一旦发了不认可,那就不单单是钱白花的问题那么简单,这些用途特别要慎重。
而且你能五六百发成功的国际普刊,一般来说也不会有外文出版的,都是简体中文的,除了汉斯的还还好一些,其他的都很垃圾。因此,建议只在留学和考研复试这两大场合使用国际普刊,用英文写作能证明能力。
随着学术期刊的整顿,国内期刊的发表难度越来越大,版面费用也越来越高,一些人认为与其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不如去国际普刊上尝试发表。事实上,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国际普刊的质量参差不齐,许多期刊的质量堪忧,给论文作者的声誉带来一定的风险。此外,有一些国际普刊专门收中国人的文章,从而给国内论文作者带来潜在的发表障碍。因此,如果你所在的单位或学校要求只接受有国内正规学术期刊CN号(带有CN号的刊物)的发表,那么你需要注意一些国际普刊的质量问题,并避免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论文。
当然,如果你想发表英文文章,可以考虑全英文的国际普刊。这些刊物通常在国外出版,并且上知网外文数据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国际普刊的质量并不一定比国内普刊更好,甚至有些质量非常糟糕。因此,在选择发表的刊物时,需要谨慎考虑刊物的质量,以免对自己的学术声誉造成损害。
最后,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追求发表机会而选择不靠谱的国际普刊。无论何时,在发表论文之前一定要认真核查刊物的质量,避免受到不良刊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