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前身《生理科学》”于1981年创刊,1984年为国内统一刊物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90年正式改名为“基础医学与临床”,为我国仅有的几份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杂志之一,由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刊物自2005年起改为月刊。每期设专题综述(约请有关专家撰写本专题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并紧密结合临床)或医学论坛、学术论文及短文、最新技术与方法等栏目。另新设栏目有:协和CPC、协和内科大查房、临床园地、医学教育、短篇综述、新闻点击、科普沙龙。现为北京市优秀期刊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部门: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3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1-6325

邮发代号: 82-3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91)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 国际刊号:82-358
  • 国内刊号:1001-6325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91)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2001年第4期文章
  • 丹参对家兔急性缺血及再灌注心肌易损期和不应期的影响

    本文采用程序性电刺激测定家兔心室易损期(VVP)和有效不应期(ERP),观察了丹参对缺血和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急性心肌缺血(AMI)和再灌注时,丹参组动物VVP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5及0.01),ERP有所延长,但仅在再灌时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AMI时的室颤(VF)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上述结果提示丹参可减轻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心肌电生理改变,从......

    作者:郑先科;熊顺华;王新均;罗超 刊期: 2001- 04

  • BRCA1基因复杂甲基化模式

    应用体外甲基化酶M-SssI处理和甲基化敏感单链构象分析法(Methylation-sensitivesingle-strandconformationanalysis,MS-SSCA)及DNA测序技术,研究正常人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cancer1,BRCA1)启动子区5'端CpG岛13个CG二核苷酸位点的甲基化模式.对甲基化酶处理时间不同得到的8种有差异MS-SSCA迁移带型进行测序,......

    作者:李云青;张思仲;肖翠英;吴韶清 刊期: 2001- 04

  • 肠道营养支持对烧伤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所致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Control),静脉营养(PN)及肠道营养(EN)组,观察了烧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PN和EN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烧伤后肠粘膜通透性、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肠三叶因子(ITF)含量、肠粘液层厚度及己糖和唾液......

    作者:彭曦;汪仕良;王凤君;陶凌辉;赵云;尤忠义 刊期: 2001- 04

  • 羟基喜树碱抑制体外培养兔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

    为研究羟基喜树碱(HCPT)对体外培养兔晶体上皮细胞(RLECs)生长的作用,取2~3代的RLECs在96孔板中培养24h后,用不同浓度的HCPT分别作用24及72h,用甲基噻唑四唑(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比色测定法观察其对RLECs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HCPT能抑制RLECs的增殖,24h的半数抑制量(ID50)为96.041mg/L,72h的ID50为1......

    作者:罗莉霞;李平华;彭惠;骆云鹏;汤为学 刊期: 2001- 04

  •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亚基参与Jurkat细胞凋亡的调节

    T淋巴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由α,β及γ三种亚基组成,其中只有IL-2Rα亚基具有特异结合IL-2的活性,目前对IL-2Rα亚基的确切的功能尚不清楚.我们将IL-2RαcDNA反意表达质粒转染Jurkat细胞后,经Western印迹-ECL分析发现,细胞内出现了细胞凋亡早期特异的多聚二磷酸腺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的89......

    作者:胡晶晶;李宏帆;程小款;衡凤燕;吴宁华;沈王羽;王非 刊期: 2001- 04

  • 单磷酸类脂A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小鼠丙二醛生成的影响

    迄今,脓毒症休克仍旧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脓毒症休克的发病原因多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引起的,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单磷酸类脂A(MonophosphorylLipidA,MPLA)为脂质A的无毒衍生物,它不仅毒性小,且保留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免疫调节性[1~3].本实验旨在探讨MPLA预防性保护内毒素血症小鼠的可能机制.......

    作者:贾后军;陆松敏;肖南;刘建仓 刊期: 2001- 04

  •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毒素对豚鼠回肠上皮细胞的影响

    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ETEC)是引起人和家畜急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ETEC的致病主要与肠毒素有关.它能产生两类肠毒素: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enterotoxin,LT)和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enterotoxin,ST).为进一步探讨ETEC肠毒素的作用机制,本研究观察了LT和ST对豚鼠离体回肠上皮......

    作者:陈清;申洪;俞守义 刊期: 2001- 04

  • CCl4诱导肝损伤小鼠一氧化氮、血栓素含量和白介素-1活性的变化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血栓素(TXA2)和白介素-1(IL-1)在肝损伤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我们用四氯化碳(CCl4)诱发小鼠的肝损伤模型,观察肝损伤不同时间血清的谷丙转氨酶(GPT)及谷草转氨酶(GOT)和肝组织中的前列环素(6-keto-PGF1а)、血栓素(TXB2)、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肝损伤的病理机制.......

    作者:范可;童华山;朱咸中;李颖 刊期: 2001- 04

  • 心脏病患者心包内皮素的研究

    内皮素(endothelin,ET)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效应.1990年以来我们发现和证明人心包存在具有内分泌功能,存在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等[1].本实验通过人间皮细胞培养,高效液相结合放免分析(HPLC-RIA)方法,进一步研究人类心脏病心包组织中是否存在内皮素,探讨人心包间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及其作用.......

    作者:温绍君;王耀宏;张维君;赵利敏;文杰;王金城 刊期: 2001- 04

  • 兔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

    探索建立兔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模型的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兔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和左心导管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压和松弛时间常数.结果显示腹主动脉内径减少40%~50%的实验兔术后8周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明显增厚,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松弛时间常数明显延长;电镜下可见其肌原纤维排列紊乱,肌节结构模糊,闰盘结构不连续、模糊,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丛状聚集,肌浆网肿胀、破裂,数目......

    作者:钟明;张薇;卜培莉;张供;张运;马骁;邢燕秋;赵静 刊期: 200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