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前身《生理科学》”于1981年创刊,1984年为国内统一刊物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90年正式改名为“基础医学与临床”,为我国仅有的几份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杂志之一,由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刊物自2005年起改为月刊。每期设专题综述(约请有关专家撰写本专题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并紧密结合临床)或医学论坛、学术论文及短文、最新技术与方法等栏目。另新设栏目有:协和CPC、协和内科大查房、临床园地、医学教育、短篇综述、新闻点击、科普沙龙。现为北京市优秀期刊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部门: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3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1-6325
邮发代号: 82-3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91)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 国际刊号:82-358
- 国内刊号:1001-6325
- 出版周期:月刊
-
miR-30a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miR-30a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对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大鼠miR-30a基因的载体,在HEK293细胞中包装病毒载体rAAV9-miR-30a及阴性对照rAAV9-miR-30a-NC,提取纯化后通过冠脉注射方法分别传导PBS缓冲液、rAAV9-miR-30-NC和rAAV9-miR-30a至大鼠心脏,再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别设为PBS组、miR-30-N......
作者:陈立文;朱琳琳;季倩;朱灏;任怡稚;樊仲国;李小波;高晓飞;张瑶俊;田乃亮 刊期: 2017- 01
-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增强人脑胶质瘤细胞系迁移和侵袭能力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脑胶质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中作用。方法用慢病毒pSGU6/GFP/Neo介导VCAM-1的shRNA、慢病毒EF1a-GFP/puro介导VCAM-1过表达载体、划痕迁移、Transwell侵袭、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和细胞染色等实验技术和方法,观察了VCAM-1蛋白表达水平对人脑胶质瘤T98G和U251细胞系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钟杰;曲彦明;韩松;罗艳琳;李俊发 刊期: 2017- 01
-
一种改良的三血管闭塞小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小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方法5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三血管闭塞组(3VO,15min短暂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合并永久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n=20),线栓对照组(MCAOcontrol,传统的线栓法MCAO模型,n=20),假手术组(sham,暴露三血管但不予以闭塞,n=10)。术后24h行为学评分后,部分动物以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n=10),部分动物用以......
作者:张颖;高金环;韩松;李俊发 刊期: 2017- 01
-
柠檬酸铁铵通过活性氧途径影响人丙型肝炎病毒的蛋白翻译
目的:研究铁对HCVIRES依赖的病毒蛋白翻译的影响,以及其与细胞ROS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以脂质体细胞转染法,将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I-Rluc-HCVIRES-Fluc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在0、50和300μmol/L浓度的柠檬酸铁铵(FAC)作用24h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HCVIRES依赖的病毒蛋白翻译的变化。ROS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细胞ROS活性变化,We......
作者:冯琼;王强;史云湘;周季平;方旭;庞东卫;刘一萍 刊期: 2017- 01
-
ATRA诱导SP100蛋白表达及其对白血病NB4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SP100蛋白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NB4细胞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NB4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SP100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SP100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SP100的定位;CCK-8检测NB4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NB4细胞的周期。结果ATRA能明显促进NB4细胞中SP100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并将SP100由弥散的小点状转变......
作者:徐婷;刘北忠;肖春兰;单志灵;淦柳根;杨蓉;李浏;宋浩;钟梁 刊期: 2017- 01
-
EGS-C67抑制HCV基因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目的:基于丙肝病毒(HCV)基因组保守区5′UTR的序列,设计一段相应的外部引导序列(EGS),鉴定其体外靶向切割活性及胞内抗病毒作用。方法用计算机软件对HCV基因保守区的5′非翻译区(5′UTR)序列与结构进行分析,选择针对HCV第67位胞嘧啶C与第68位鸟嘌呤G之间的位点,作为设计的靶位,设计相应的EGS(EGS-C67),将该EGS导入HCV感染的Huh7.5.1细胞,通过Northernb......
作者:张成成;李小英;伍婧茹;张文军 刊期: 2017- 01
-
高糖及高胰岛素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miR-145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糖和高胰岛素对人miR-145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分为正常组、高糖组(25mmol/L)、高胰岛素组(300mU/L)和高糖高胰岛素组,各组细胞培养72h后,用real-timePCR测定各组VSMC中miR-145的水平;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及细胞划痕法分别测定VSMC的增殖及迁移。miR-145病毒转染VSMC48h后,再分为上述4组,用上述方法......
作者:金成吉;唐田;于晓静;曲建梅;段薇;张弢 刊期: 2017- 01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微小残留病与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相关
目的:明确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微小残留病(MRD)与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初诊AML患者骨髓52例,用real-timePCR检测患者化疗前ABCB1、ABCC1、ABCC4及ABCG24种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同时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检测患者诱导化疗后和化疗3、6和9个月后的MRD表达水平。结果52例AML患者MRD表达水平与ABCB1(P<0.01)、ABCC1(P<0......
作者:李丽君;刘蓓;徐茜;刘欢 刊期: 2017- 01
-
羟基红花黄色素A抑制H22小鼠肝癌移植瘤血管生成及减少MMP-3的表达
目的:研究红花组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H22小鼠肝癌移植瘤组织新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建立H22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第2天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索拉非尼组及HSYA组(1.125和2.25mg/kg),HE观察肝癌移植瘤组织病理;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4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瘤组......
作者:张静宇;杨芳芳;李京敏;刘春晓;白咸勇 刊期: 2017- 01
-
SH2B3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探讨SH2B衔接蛋白3(SH2B3)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SNPs)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1020例汉族人(EH患者和对照者各510例)SH2B3基因6个标签SNPs(rs7309325、rs11065898、rs10849947、rs2239196、rs2238154和rs739496)的多态性进行检测,运用......
作者:吴艳瑞;罗兰;杨本官;肖春杰 刊期: 2017- 01
动态资讯
- 1 VLDL促进脂蛋白脂酶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系的表达
- 2 褪黑素减轻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内膜增生
- 3 法舒地尔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 4 滴鼻接种HPV16 L1-E7 DNA初始引发及HPV16 L1 VLP强化免疫可增强小鼠黏膜和细胞免疫
- 5 二甲双胍抑制UVA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光老化效应
- 6 LINE1-ORF1抗体的制备及神经祖细胞分化中LINE-1转座水平的检测
- 7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改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的重构
- 8 小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原代培养的形态学观察
- 9 依那西普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模型大鼠的痛觉过敏并减少趋化因子CCL2和受体的表达
- 10 PKC-α反义核酸对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及c-myc和c-fos表达的影响
- 11 血管中心型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 12 基于金属增强荧光的高通量碱基突变的筛查
- 13 地塞米松下调哮喘大鼠肺组织bFGF的表达
- 14 外源指导序列逆转绿脓杆菌耐药性
- 15 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E6基因的检测
- 16 脑衰反应调节蛋白2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17 4.1蛋白家族成员merlin与ezrin在青海藏族胃癌中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功能的影响
- 18 急性重复低氧对小鼠脑组织中糖酵解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以及能量负荷的影响
- 19 甲醛对鼠BM-MSCs细胞系的遗传毒性影响
- 20 一种新的沙门氏菌成簇重复序列的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