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前身《生理科学》”于1981年创刊,1984年为国内统一刊物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90年正式改名为“基础医学与临床”,为我国仅有的几份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杂志之一,由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刊物自2005年起改为月刊。每期设专题综述(约请有关专家撰写本专题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并紧密结合临床)或医学论坛、学术论文及短文、最新技术与方法等栏目。另新设栏目有:协和CPC、协和内科大查房、临床园地、医学教育、短篇综述、新闻点击、科普沙龙。现为北京市优秀期刊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部门: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3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1-6325
邮发代号: 82-3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91)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 国际刊号:82-358
- 国内刊号:1001-6325
- 出版周期:月刊
-
解除狭窄联合Rho激酶抑制剂对颈动脉狭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解除狭窄联合Rho激酶抑制剂对重度颈动脉狭窄大鼠认知功能(VCI)、海马区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方法用48只SD大鼠,复制重度颈动脉狭窄模型,分成假手术组、狭窄解除组、药物组和联合组,另12只为对照组.联合组给予狭窄解除和法舒地尔(8.35mg/kg),药物组注射等量的法舒地尔,狭窄解除组给予解除狭窄,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在干预2和4周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
作者:冉昌丽;李耀彩 刊期: 2012- 09
-
筋脉通含药血清降低高糖培养大鼠雪旺细胞活性氧水平及PARP-1蛋白表达
目的研究筋脉通含药血清对体外高糖培养雪旺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及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筋脉通(JMT)、维生素C(VC)或蒸馏水制备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取新出生大鼠的双侧坐骨神经用于制备雪旺细胞,分为高糖组、JMT组(加入筋脉通含药血清)、VC组(加入维生素C含药血清)及正常对照组.培养48h后,采用激光扫描共聚......
作者:石玥;梁晓春;张宏;王普艳;赵丽 刊期: 2012- 09
-
小干扰RNA抑制L2RYC细胞MDR1表达及逆转对长春新碱的耐药性
目的研究携带多药耐药基因(MDR1)小干扰RNA(siMDR1)的真核表达质粒对L2RYC卵黄囊瘤细胞株中MDR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并观察siMDR1作用前后细胞对长春新碱(VCR)耐药性的变化.方法设计4对特异性针对大鼠MDR1的siRNA序列,分别与pSES-HUS质粒重组获得pSES-siMDR1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到L2RYC细胞中,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
作者:何昀;刘东尧;温晟;李明勇;王强;华燚;魏光辉 刊期: 2012- 09
-
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大鼠受损肝组织中分化为肝细胞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大鼠损伤肝原位植活及向肝细胞分化.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羊膜组织中分离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表型分析和细胞鉴定.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溶液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hAECs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造模后24h用微量注射器于肝左、中、右叶3点分别移植L-DMEM悬浮的hAECs悬液50μL(约1×106个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L-......
作者:宫黎明;方宁;陈代雄;万卫红;章涛;余丽梅;赵春华 刊期: 2012- 09
-
TWEAK和Fn14在腰椎间盘退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TWEAK和Fn14在腰椎间盘退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组(30例退变腰椎间盘)和对照组(10例创伤腰椎间盘)中TWEAK和Fn14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TWEAK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0.949±0.093vs0.653±0.110,P<0.01),实验组TWEA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0.682±0.126vs0.......
作者:陈春永;沈正清;叶君健 刊期: 2012- 09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I/D多态性与脑梗死后抑郁相关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脑梗死后抑郁(PCID)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664例脑梗死患者抑郁状态,用PCR方法检测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脑梗死后抑郁发病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组ACE基因I/I基因型频率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88和0.549)显著高于脑梗死后非抑郁患者对照组(C)(分......
作者:杜明艳;丁文军;封靖;杜会山 刊期: 2012- 09
-
CYP4A11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相关
目的研究在不同性别中CYP4A11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166例心肌梗死患者和158例对照组,选择CYPA11基因的3个SNPs(rs9332978、rs3890011和rs1126742),应用TaqManSNP基因分型法进行基因分型,并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s3890011的基因分型在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心肌梗死组携带GG基......
作者:阿布来提·艾白都拉;付真彦;杨红;谢翔;郑颖颖;朱晴 刊期: 2012- 09
-
氯普鲁卡因诱导体外人宫颈癌细胞抑癌基因CDH1、APC和P16启动子去甲基化及基因表达
目的观察氯普鲁卡因(CP)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CaSki的抑癌基因CDH1、APC及P16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终浓度的CP(0、1、1.5、2、3和4mmol/L)处理癌细胞系HeLa和CaSki及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RT-PCR检测1.5mmol/LCP处理后各细胞CDH1、APC及P16启动子甲......
作者:宋银宏;何苗;符策岗;龙春燕;汪磊;王想;吴林蓉 刊期: 2012- 09
-
大肠癌ART1的表达与VEGF、整合素αVβ3表达及微血管形成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单ADP核糖基转移酶ART1的表达与VEGF、整合素αVβ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大肠癌组织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组织中ART1、VEGF及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检测ART1/VEGF及ART1/整合素αVβ3的共表达,用Chalkley分析法评估微血管的形成.结果ART1、VEGF与整合素αVβ3的表达高于对照(P<0.05),且ART1与VEGF、......
作者:杨炼;王娅兰;盛永涛;熊薇;徐剑侠;唐怡;李娴 刊期: 2012- 09
-
高效制备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
目的提高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hiPSC)转化效率,缩短其产生周期,并避免引入异源基因.方法利用GP2-293反转录病毒包装系统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s)进行转化,引入小分子物质,并对类胚胎干细胞(ESC)克隆进行独立培养,检测标记蛋白,定向诱导分化能力和核型分析.结果HFFs经转化后,20d出现形态与ESC克隆相似的hiPSC,比经典法缩短了10d,效率提高约12倍.它们与ESC同样表达标记蛋......
作者:方月琴;郭娟宁;孙晓明;侯一平;顾准 刊期: 2012- 09
动态资讯
- 1 信筒子醌升高小鼠胰腺癌CTL、NK、NKT和γδT细胞比例
- 2 褪黑素减轻哮喘小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和抑制气道重构
- 3 抗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 4 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rpoB基因突变的序列分析
- 5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及与化学发光法的比较
- 6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抑制卵巢癌细胞株SKOV3/mdr1中MDR1基因的表达
- 7 骨髓间充质细胞来源的血管内皮样细胞与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抗凝基因表达的比较
- 8 约氏疟MIF影响小鼠脾CD8+DC分泌细胞因子
- 9 曲古霉素A抑制肝癌细胞的糖酵解
- 10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TF、TFPI含量和活性的变化
- 11 鼠重组白细胞介素-1对小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 12 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
- 13 1.8炎症对肠神经系统的影响
- 14 梗阻性黄疸大鼠小肠组织IgA及白介素-6表达减少
- 15 大肠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因子表达与NF-κB活性的相关性
- 16 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胰岛素受体底物1与eNOS的蛋白表达
- 17 人胃癌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及其配体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 18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系1-磷酸鞘氨醇受体1的表达
- 19 Ox-LDL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白三烯C4
- 20 IL-2通过Jak3-Stat5通路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