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前身《生理科学》”于1981年创刊,1984年为国内统一刊物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90年正式改名为“基础医学与临床”,为我国仅有的几份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杂志之一,由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刊物自2005年起改为月刊。每期设专题综述(约请有关专家撰写本专题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并紧密结合临床)或医学论坛、学术论文及短文、最新技术与方法等栏目。另新设栏目有:协和CPC、协和内科大查房、临床园地、医学教育、短篇综述、新闻点击、科普沙龙。现为北京市优秀期刊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部门: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3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1-6325

邮发代号: 82-3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91)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 国际刊号:82-358
  • 国内刊号:1001-6325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91)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2005年第8期文章
  • 抑癌基因PTEN的研究进展

    综述PTEN作为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其定位、基因结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表达调控机制、失活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PTEN通过PIP3途径、FAK途径、MAPK途径等发挥其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调节细胞迁移与黏附;参与胚胎的发育及维护免疫系统的稳定.PTEN的失活与肿瘤的发生紧密联系.PTEN蛋白的表达受p53、Egr-l、PPARγl等多种因子调控.......

    作者:朱凌冬;蔡景龙;远里美 刊期: 2005- 08

  • 卡配因在大鼠脑缺血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脑缺血时,因可引起神经元碎裂和崩溃,以往一直认为卡配因引起的神经元死亡为坏死,但近来研究证明卡配因可导致神经元凋亡.卡配因能引起血影蛋白和染色质溶解,而脑缺血细胞凋亡时这些结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本实验旨在应用原位TUNEL、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卡配因在大鼠脑缺血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李红伟;王守彪 刊期: 2005- 08

  • SARS研究的新进展

    ......

    作者: 刊期: 2005- 08

  • 帕金森病内科治疗新策略

    目前左旋多巴仍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药物,但所有的治疗措施仍停留在对症治疗阶段,并且长期应用左旋多巴会产生难以纠正的症状波动及异动症.针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多种抗氧化应激、延缓细胞凋亡、改善线粒体功能及持续性多巴胺受体刺激的药物逐渐被应用于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这些药物有望延缓疾病进程,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樊文辉;陈彪 刊期: 2005- 08

  • 胚胎皮层神经元的发育及其相关分子机制

    在胚胎皮层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先后由同一先祖细胞分化而来.其中,bHLH(basic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NGN1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前体细胞从神经元发生到胶质细胞发生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此外,转录因子EMX2、PAX6、MASH1等也与神经元的表型特化及皮层的区域划分密切相关.......

    作者:余爽;徐群渊 刊期: 2005- 08

  • 帕金森病诊断技术进展

    帕金森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如能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应用保护性治疗,如应用保护黑质神经元药物等有可能减缓病程进展.结合近几年国外对本病早期诊断技术的新进展做一综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PET)对多巴胺神经元末梢功能的检测是目前诊断帕金森病敏感的指标.应用磁共振波谱(1H-MRS)测定脑内代谢物的浓度,可以了解脑组织的代谢及神经元的功能改变.同时磁共振成......

    作者:陈怡;陈彪 刊期: 2005- 08

  • 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

    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包括多种疾病,如常见的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等.此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进行性的神经元损伤.由于发病机制复杂,并涉及许多至今未知的因素,目前尚无有效的干预措施,故阐明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的发生机制十分重要.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factors,NTFs)是一类调节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和维......

    作者:王蓉;李林 刊期: 2005- 08

  • 胚胎皮层神经元的迁移及其相关分子机制

    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皮层神经元的迁移是一个复杂而又被精确调控的过程.胚胎皮层神经元主要有两种迁移方式:来源于背侧端脑的锥体神经元主要采用放射状迁移;而来源于腹侧端脑的中间神经元则采用切线方向迁移进入皮层.其中,在皮层发育早期,锥体神经元直接以胞体位移运动向表面迁移;而在发育晚期,皮层相对较厚时,锥体神经元需借助放射状胶质细胞突起的导向作用迁移到目的部位.......

    作者:余爽;徐群渊 刊期: 2005- 08

  •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包括12种,大多呈进行性发展,是一类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神经核团发生萎缩和神经元丢失.这种神经元的丢失通常伴有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神经胶质过多症以及特定的神经病理标记,如帕金森病的路易小体.本文就中枢神经系统12种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可能的发病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作者:龙彩瑕;李俊发 刊期: 2005- 08

  • 发热、皮肤色素沉着、手足麻、视物模糊、肝脾大

    1病历摘要患者女,41岁.因皮肤色素沉着4年,发热3年,浮肿1年入院.1.1病史2000年患者发现全身皮肤色素沉着,略粗糙.2001年5月20日劳累后出现左侧腰背部及左腹部持续钝痛,渐扩散至全腹,伴发热,无畏寒、寒战.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胸片、腹部CT未见异常,予地塞米松及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后好转.......

    作者:朱卫国;王玉;曾学军 刊期: 2005-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