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前身《生理科学》”于1981年创刊,1984年为国内统一刊物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90年正式改名为“基础医学与临床”,为我国仅有的几份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杂志之一,由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刊物自2005年起改为月刊。每期设专题综述(约请有关专家撰写本专题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并紧密结合临床)或医学论坛、学术论文及短文、最新技术与方法等栏目。另新设栏目有:协和CPC、协和内科大查房、临床园地、医学教育、短篇综述、新闻点击、科普沙龙。现为北京市优秀期刊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部门: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3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1-6325

邮发代号: 82-3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91)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 国际刊号:82-358
  • 国内刊号:1001-6325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91)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2006年第10期文章
  • 食管癌组织中HSP70的基因表达及其多肽复合物的分离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HSP70的表达情况,探索HSP70-多肽复合物分离的可行性途径.方法采用人HSP70基因探针P17与人食管癌组织中提取的RNA进行Northern杂交;用亲和柱层析法分离HSP70-多肽复合物.结果癌组织提取物出现了比正常组织较强的杂交信号,从食管癌组织中提取蛋白质,经一系列层析柱(Con-Asepharose、ADP-agarose、MonoQ及HSP70抗体亲和层析柱),......

    作者:赵安芳;高富荣;张玉焕;李新利;陈兰英;张志谦 刊期: 2006- 10

  • 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钙型的制备

    目的利用β-甘油磷酸盐处理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BASMC)制备体外血管钙化模型.方法移植块法原代培养牛主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8代内的传代细胞添加10mmol/Lβ-甘油磷酸盐培养10d,VonKossa染色、茜素红S染色和电镜检查鉴定钙化,同时测量细胞层钙沉积、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培养上清的骨钙素含量.结果10d后细胞层出现大量钙盐沉积,并且β-甘油磷酸盐时间依赖性增加钙沉积,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含......

    作者:刘立新;王士雯;丁秀云;王宇玫;赵玉生 刊期: 2006- 10

  • BCL-2 基因转染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的建立与鉴定

    目的构成BCL-2基因表达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模型.方法质粒pcDNA3-BCL-2经酶切鉴定后,以脂质体法转染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经G418筛选获得细胞克隆,荧光免疫组化法鉴定BCL-2基因表达阳性细胞.结果经酶切鉴定为携带BCL-2基因的质粒pcDNA3-BCL-2,荧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个克隆中,均有不同程度的BCL-2基因表达.BCL-2主要表达在胞质及细胞核膜.结论......

    作者:ZHU Li-hua;朱丽华;甄永占;李淑英;习瑾昆;章广玲;周天戟;赵红 刊期: 2006- 10

  • 兔小肠黏膜下层与软骨细胞体外培养

    目的观察软骨细胞在兔小肠黏膜下层(SIS)上的生长特性,为使SIS作为软骨组织工程化的载体打下基础.方法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兔小肠黏膜下层,将不同浓度的兔软骨细胞与SIS进行体外共培养,分别进行组织学、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经物理和化学处理的SIS纯度高、孔隙多,胶原纤维未受损;软骨细胞在SIS材料上生长、黏附、增殖,并能长入材料的孔隙内,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结论SIS细胞相容性良好......

    作者:张龙芳;崔鹏程;赵大庆;刘志;陈文弦 刊期: 2006- 10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手术期资料,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CABG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前一天均给予无肝素透析,术后均行持续床旁血液滤过透析(CHDF).1例患者经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成功,患者存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第3天于血液透析后死于心包填塞.结论维持性血液......

    作者:马玲玲;孙阳;苗齐;任华;李学旺 刊期: 2006- 10

  • 关于提高食管癌高发区内镜筛查效能的新思考

    1988年以来的肿瘤登记资料显示,长年坚持开展人群防治的食管癌高发现场如林县和磁县,其发病率已开始下降,但下降的主要是60岁以上年龄组,40~60岁下降很少,40岁以下基本没变,提示环境或遗传致癌因素仍然存在,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发病率的下降可能主要归功于筛查及早诊早治.食管癌的特点是门诊病例病期太晚,早癌比例不足5%,然而多数高发现场有效的人群筛查还未普遍展开.鉴于此,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近来在全......

    作者:王士杰 刊期: 20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