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前身《生理科学》”于1981年创刊,1984年为国内统一刊物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90年正式改名为“基础医学与临床”,为我国仅有的几份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杂志之一,由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刊物自2005年起改为月刊。每期设专题综述(约请有关专家撰写本专题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并紧密结合临床)或医学论坛、学术论文及短文、最新技术与方法等栏目。另新设栏目有:协和CPC、协和内科大查房、临床园地、医学教育、短篇综述、新闻点击、科普沙龙。现为北京市优秀期刊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部门: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3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1-6325

邮发代号: 82-3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91)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 国际刊号:82-358
  • 国内刊号:1001-6325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91)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2008年第12期文章
  • 人膀胱癌EJ细胞EZH2基因表达降低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分析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膀胱癌EJ细胞EZH2基因RNA干扰后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EZH2基因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EZH2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膀胱癌EJ细胞,基因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上传passwayminer服务器(http://www.biorag.org./passway.htm)进行功能分类.结果差异表达基因436条,下调179条,上调257条,功能聚类分析显示115个......

    作者:张一兵;牛海涛;畅继武 刊期: 2008- 12

  • 依那普利增加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内突触素的表达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以及海马组织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依那普利组.建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依那普利干预12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并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突触素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糖尿病组比较,依那普利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作者:高原;肖谦 刊期: 2008- 12

  • BPI23-haFGF融合蛋白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BPI23-haFGF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将已构建的酵母重组表达菌株pPICZαA-BPI23-haF-GF/X-33进行甲醇诱导表达,通过亲和层析纯化和冻十浓缩后,观察融合蛋白BPI23-haFGF埘细菌、NIH3T3细胞以及小鼠烫伤模型的作用.结果获得纯度约90%的融合蛋白BPI23-haFGF,BPI23-haFGF具有杀菌及促增殖的双重功能,BP123-haFGF促增殖率与H......

    作者:马艳;朱家勇;金小宝;刘雷山;王艳;李娟兰 刊期: 2008- 12

  •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性状

    目的探讨从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EPCs)的方法以及EPCs的牛物学特征.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MNCs),种植于纤连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中.每2小时去除1次未黏附细胞共2次,然后隔日换液1次,7d后计数早期集落.每例血样均分为2等份,1份在获得早期集落后进行实验;另1份持续培养至晚期集落出现进行相同实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血管......

    作者:张菲斐;韩战营;杨海波;邱春光;黄振文;李凌;张晓 刊期: 2008- 12

  • ERKl和P16在人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检测ERK1和P16在胃肠道问质瘤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40例胃肠道问质瘤组和40例正常对照组中ERK1和P16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6.0对ERK1和P16的表达行平均吸光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胃肠道问质瘤组织中ERK1的表达明显增高(P......

    作者:俞薇薇;瞿伟;熊小亮;刘繁荣;袁晟 刊期: 2008- 12

  • 高糖对体外培养雪旺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雪旺细胞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日趋成熟,探讨体外高糖环境对雪旺细胞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新热点.本文就近年来高糖环境对体外培养雪旺细胞影响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屈岭;梁晓春;张宏 刊期: 2008- 12

  • TLR4及内源性配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Toll样受体4(TLR4)在内源性配体参与下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两者的结合对组织损伤和固有免疫应答起重要作用.肝、肾、肺、脑等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释放各种内源性配体,被TLR4识别并结合.Toll样受体4与内源性配体(如HMGB1)的结合可能是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主要的炎症应答的触发器,并引起一系列导致炎症和免疫应答的级联反应.阻断两者的结合可能对各种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作者:陈雪峰;何桂珍;董良广 刊期: 2008- 12

  • 雷帕霉素抗神经退行性病研究进展

    雷帕霉索作为一种传统的抗真菌药物,具有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的作用.值得注意的足,它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蛋白mTOR、受体FKBP、VMP1,促进自噬,抑制了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神经退行性变的病理过程,从而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神经退行病药物.本文对其新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杨光;祝元刚;杨慧 刊期: 2008- 12

  • RNA干扰的体内应用研究进展

    RNA干扰是由双链RNA引发的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目前已成为体外实验中抑制基因表达的首选方法.在体内实验中,近年也已经发表了上百篇将siRNA运用于哺乳动物的研究,说明RNA干扰同样可成为体内实验的强有力工具,并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疾病治疗手段.本文就RNA干扰体内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实验设计及近年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作者:安君艳;张晓岚 刊期: 2008- 12

  • 雷帕霉素在免疫抑制和肿瘤抑制中的双重作用

    雷帕霉素(rapamycin)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免疫抑制剂,它在肿瘤治疗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雷帕霉素(rapa-mycin)与FKBP12结合,形成Rapamycin-FKBP12复合物,这一复合物抑制mTOR的活性,进一步抑制mTOR下游的一系列分子的合成或功能.雷帕霉素可将免疫细胞滞留于G1期,阻止免疫细胞的增殖;抑制IL-2和其他的免疫分子的合成,从而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对于肿瘤细胞......

    作者:米蕊芳;张宏冰 刊期: 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