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前身《生理科学》”于1981年创刊,1984年为国内统一刊物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90年正式改名为“基础医学与临床”,为我国仅有的几份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杂志之一,由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刊物自2005年起改为月刊。每期设专题综述(约请有关专家撰写本专题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并紧密结合临床)或医学论坛、学术论文及短文、最新技术与方法等栏目。另新设栏目有:协和CPC、协和内科大查房、临床园地、医学教育、短篇综述、新闻点击、科普沙龙。现为北京市优秀期刊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 国际刊号:82-358
- 国内刊号:1001-6325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91)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产生IL-17A的神经细胞类型鉴定
刘婷;韩松;张颖;李淑娟;李俊发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A, 氧-糖剥夺/复糖复氧,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
摘要:目的 在离体细胞水平鉴定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产生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脑固有神经细胞类型.方法 利用原代培养小鼠脑皮层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1~4h氧-糖剥夺/24 h复糖复氧(OGD/R)模拟细胞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免疫荧光双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技术,确定产生IL-17A的神经细胞类型.结果 三种神经细胞中,除NeuN阳性神经元外,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OGD/R处理后,均可表达IL-17A蛋白,且分别与其特定标志物Iba-1和GFAP存在共定位现象.星形胶质细胞经过1 ~6 h OGD/24 h R处理后,IL-17A mRNA表达水平随OGD时间延长显著增高,且在4 h OGD/R时达高峰[(2.74±2.48),P<0.001,每组n=5].此外,OGD/R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表达IL-17A蛋白[(3.17±0.91),P<0.05,每组n=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可能是产生IL-17A的主要来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