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前身《生理科学》”于1981年创刊,1984年为国内统一刊物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90年正式改名为“基础医学与临床”,为我国仅有的几份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杂志之一,由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刊物自2005年起改为月刊。每期设专题综述(约请有关专家撰写本专题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并紧密结合临床)或医学论坛、学术论文及短文、最新技术与方法等栏目。另新设栏目有:协和CPC、协和内科大查房、临床园地、医学教育、短篇综述、新闻点击、科普沙龙。现为北京市优秀期刊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 国际刊号:82-358
- 国内刊号:1001-6325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91)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MB含量的变化
张洪涛;丁云芳;冯建国;徐洪军;陈长春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患儿,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 含量, 心脏受损, 检测, 方法, 心室间隔缺损, 心肌细胞损伤, 特异性, 心脏病手术, 统计学分析, 生化标志物, 免疫分析仪, 心肌缺血, 生产, 其它疾病, 年龄, 男女
摘要:近年来研究指出,心肌肌钙蛋白I是心脏受损时特异性极强的生化标志物[1],Smith等(1997)研究认为心肌肌钙蛋白I比肌酸激酶MB更能检测到心肌炎所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2],Feng等(1998)以猪为动物模型研究心肌缺血时指出,心肌肌钙蛋白I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比肌酸激酶MB要高,是检测心脏受损的很好指标[3]。但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推测心脏受损基础之上的,本文从另外的角度即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必然导致心脏受损来研究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M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5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心室间隔缺损9例、房中隔缺损6例,患儿无肝、肾、骨骼等其它疾病,年龄3~13岁,男女均有;正常健康儿童50例作对照,年龄3~15岁,男女均有。1.2 采样方法:取手术前、手术中30min、心停跳、心复跳、术毕和术后24h的血样,室温下30~60min析出血清后离心,将血清置冷冻冰箱中备用。1.3 检测方法:心肌肌钙蛋白I采用ELISA方法,试剂盒为美国Bioseed Inc. 公司生产,测量仪器为美国EG&G公司生产的VICTOR2 1420多标记免疫分析仪,肌酸激酶MB 采用日本OLYMPUS 公司的生化仪检测。1.4 结果处理:各项数据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