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前身《生理科学》”于1981年创刊,1984年为国内统一刊物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90年正式改名为“基础医学与临床”,为我国仅有的几份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杂志之一,由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刊物自2005年起改为月刊。每期设专题综述(约请有关专家撰写本专题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并紧密结合临床)或医学论坛、学术论文及短文、最新技术与方法等栏目。另新设栏目有:协和CPC、协和内科大查房、临床园地、医学教育、短篇综述、新闻点击、科普沙龙。现为北京市优秀期刊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部门: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3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1-6325

邮发代号: 82-35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优秀期刊(91)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 国际刊号:82-358
  • 国内刊号:1001-6325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优秀期刊(91)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2005年第12期文章
  •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联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IL-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60例健康对照者IL-1基因多态性.结果IL-1α基因-889C/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102倍(OR=2.102......

    作者:解继胜;黄海玲;黄瑞雅;蓝景生;黄赞松;韦叶生 刊期: 2005- 12

  • P19细胞移植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

    目的观察P19细胞植入大鼠心肌后成活、分化及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n=20)和对照组(n=10).用液氮冷冻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梗死后立即将培养的P19细胞植入心肌梗死区及周边区,8周后观察植入细胞的成活、分化,并通过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评价细胞移植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移植组免疫组化染色GATA-4、α-肌节肌动蛋白(α-sarcomericactin)及肌细......

    作者:李秀华;张雷;邵素霞;尹青;赵春芳;张志敏 刊期: 2005- 12

  • PPARγ受体激动剂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体外实验表明PPARγ受体激动剂有抗肿瘤的作用,动物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在对脂肪肉瘤及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中,也观察到了PPARγ受体激动剂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就PPARγ激动剂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做一综述.......

    作者:夏学巍;苏长保 刊期: 2005- 12

  • 支气管哮喘儿童尿白三烯E4的变化

    白三烯(leukotriene,LT)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受到关注,LT受体拮抗剂作用和地位也受到重视[1].我们比较了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非急性发作期、孟鲁司特钠治疗后与健康儿童尿LTE4水平,旨在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金小红;王昕昕;李绍波;干灵红 刊期: 2005- 12

  •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对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2、IFN-γ/IL-4表达的影响

    哮喘涉及的免疫机制复杂,主要表现为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即Th1细胞功能下降和Th2细胞功能亢进[1].儿童结核菌素反应阳性提示哮喘和变应性发生率降低;随后的研究认为卡介苗及其产物有Th1类免疫调节作用[2].本文通过观察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对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Th1类细胞因子IL-12和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的影响,并与植物血凝素(PHA-m)......

    作者:李孟荣;陈小芳;李昌崇;李迎春;陈晓冰;王秀娣 刊期: 2005- 12

  • 人芳香二烷基磷酸酯酶基因丛基因多态性快速分析法

    目的建立一种人芳香二烷基磷酸酯酶(PON)基因丛等位基因快速分型法.方法在Multiplex-PCR-RELP基础上,通过引物设计错配,在一体系中同时扩增分别含PON1-192、PON1-55和PON2-311位密码子的DNA片段,当等位基因为PON1-192R/PON1-55L/PON2-311S时,PCR扩增产物中均被引入唯一的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的识别位点G*ANTC.PCR扩增产物经酶消......

    作者:申雯竹;甄燕;孔雯骅;张颖 刊期: 2005- 12

  • 禽流感与公共卫生

    近年来,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东南亚多个国家爆发,给养禽业带来沉重打击.H5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还在越南、泰国、印尼、柬埔寨和中国引起160多人感染,导致半数以上感染者死亡.禽流感这一重大禽类疫病,目前已成为公共卫生面临的大威胁.本文对流感及流感病毒、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跨越禽-哺乳动物种间屏障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禽流感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作者:王秀荣;陈化兰 刊期: 2005- 12

  • 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冠状病毒是所有RNA病毒中基因组大的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或神经系统嗜性,常引起人普通感冒或动物胃肠道、呼吸系统疾病,而SARS-CoV则引起人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研究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对阐明其病毒粒子的发生、感染和致病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包括冠状病毒基因组特征,编码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兰喜;柳纪省 刊期: 2005- 12

  • 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而且一些还造成畜牧业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主要就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弓形虫病、猪带绦虫病、疟疾和旋毛虫病的致病性、侵袭机制、诊断方法等方面的新研究进行概述,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和预防人兽共患疾病中的应用,以及新的防治方法及策略.目的是提高人们对上述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认识,了解新研究进展,积极主动预防和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发生.......

    作者:骆学农;郑亚东;景志忠;才学鹏 刊期: 2005- 12

  • 人兽共患疾病的流行现状、危害及其防控对策

    人兽共患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疾病,有些疾病一旦发生会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自从其发现以来,人类与其的斗争一直就没有停止.在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参与下,人类已有效控制和消灭了天花、鼠疫等曾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人兽共患疾病.然而,21世纪的今天,一些新发现的和曾被有效控制的人兽共患疾病又频频爆发和肆虐,甚至愈演愈烈,有的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使人类社会又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本......

    作者:才学鹏;景志忠;窦永喜 刊期: 2005- 12